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8年1月25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9

2016-09-27 净空老法师 莲友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29phpjw2&width=500&height=375&auto=0
地藏經玄義-第9集

  請掀開經本,《地藏經科註》綸貫的第一面,我們從倒數第二行中間看起︰

 

  「是以地藏慈王,偏向幽冥界內,以同體慈悲,劫劫救援而未艾。釋迦文佛,特昇忉利天中,報聖母恩德,諄諄付囑以頻申。令向佛法中,獻少水少華,並脫幽途之苦。」昨天講到此地,因為時間到了,這一段也沒能講完。我們接著看下面這一句︰

 

  【俾從大士前,能一瞻一禮,咸蒙勝地之歡。功莫京焉,義叵量矣。】

 

  到這裡才是一段。是說明本經的緣起,青蓮法師給我們提出一個修學的總綱領,前面跟諸位報告過,果然能夠如理如法的修學,一定能夠脫離惡道的苦惱。如果將自己功夫更能向上提升,這就是末後這一段。我們在菩薩的面前『一瞻一禮』,瞻禮的含義很深,不是說你每天看菩薩的形像,頂禮幾拜,你就能得福,這個未必。要怎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利益?連世間聖人都教導我們,「表裡一如」,你就得利益了。瞻禮是外表,外表很有禮貌、很恭敬,內心要不相應,依舊是得不到利益。正如古人批評念佛人,念佛人一天念十萬聲佛號,心裡還是胡思亂想,跟他講也是「喊破喉嚨也枉然」!同樣一個道理,表面上對佛菩薩再恭敬,心裡面是非人我、貪瞋痴慢沒斷,那也是枉然,也是無濟於事。所以在瞻仰這當中的深義,就能夠想到菩薩在經典當中對我們的教訓,見到菩薩形像,聽到菩薩名號,就提起這一樁大事,立刻就想到菩薩的教訓,這個瞻有功德了。「禮」是什麼?禮是奉行。想起來了、提醒了就立刻照做,這是禮。由此可知,瞻是提醒我們解門,禮是提醒我們行門,解行相應,落實在生活當中才能收到效果。

 

  今天早晨達拉斯同修提出一個問題,說在佛七法會當中頗能攝心,回家之後,這個心又散亂了,妄想雜念又起來,這是怎麼回事情?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古今皆有。所以學佛的人,學一生都不能成就,還得要等來生,包括我們自己在內,哪一個人不是這樣?佛經說得沒錯,每個同修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都在用功努力,都在修行,無量劫搞到今天,今天我們想想,我們成就在哪裡?不能成就的原因在什麼地方?沒有放下,不肯放下。為什麼不肯放下?事實真相還不夠透徹、不夠明白,依舊迷惑在虛幻境界之中,是這個因素造成的。如果你真的把這些依正莊嚴的幻相看清楚了,這些現象佛講得很好,是「夢幻泡影」,我們也聽得耳熟,可是總沒有把它看成是夢幻泡影,總以為它是真實的。所以在生活當中做不到自在隨緣,還是攀緣,還是依照自己妄想煩惱生活,沒有把這個捨棄。佛教我們放下是放下這個,但我們沒放下,我們把妄想煩惱放下之後,我們的生活就依智慧了。

 

  這個道理說起來,我們也不能說不懂,我們也懂,甚至於我們自己也會說,為什麼做不到?兩個因素:第一個,自己業障習氣太重,不知不覺起現行;第二個,對於這個事實真相沒有透徹的認識,有一點認識但不夠透徹,所以依舊起不了作用,原因在這個地方。經文「一瞻一禮」的甚深義趣不知道,以為自己依教奉行了。我見到佛菩薩形像,我都恭敬瞻仰,我都恭敬禮拜,好像我都做到了,可是經上講這麼多的利益功德,我沒有得到,於是還懷疑,對聖教起了懷疑,佛經上講得不太可靠,不是真的,大概都是勸人為善。生起這個念頭的人多,自古以來太多太多了!這是什麼一回事情?以自己的觀點,以自己的想法看法,推測佛菩薩的教誨,這個人對於聖教沒有信心,還是相信自己的妄想、妄念。《華嚴經》上教導我們,「信為道元功德母」,信心不能建立,這怎麼能成就?信心這樁事情實在是真難!

 

  我出家兩年才受戒,受了大戒當然第一樁事情回到台中看老師,感謝老師的栽培。見到李老師,李老師看到我來,第一句話就跟我說:「你要信佛。」我都聽呆了!我學佛七年出家,一剃頭就教佛學院,沙彌戒也沒有受過,剃了頭,白聖法師就找我到三藏學院教書。我是一出家就開始講經,兩年以後受戒,我教了兩年,講了兩年,李老師一開頭就說「你要信佛」,我感到很茫然,我怎麼還不信佛嗎?他就給我解釋,告訴我信佛難,有多少老和尚活到七老八十,死了還沒有信佛。「信」的標準是什麼?解其理行其事,這才叫信佛。你對於佛講的道理沒有透徹了解,沒有做到,你沒有信佛。我們這一聽,才懂得老師講「信佛」兩個字的標準,想想真的不容易!以後我講經,講到這個「信」字,我就有好多種講法。「迷信」,他也信佛了,對於佛的理論一竅不通,他信了,這叫迷信,迷其理好像他也信,這是一種。第二種「強信」,勉強信。第三種佛家講的「正信」,正信對於理論多少明白一點,為什麼信佛,他有個理論依據,理解得愈深,他的信心也就愈深,這屬於正信。真正能夠透徹了解而行其事,真幹的,那叫「真信」。李老師講信佛的標準是真信,連我們一般講正信都不包括在其中,真信,真信是真幹。所以這麼一說,我們就理解了,信佛真不容易!

 

  信心具足在這一生當中必定有成就,無論修學哪個法門,必然是如其修因,證得果報。凡是依照經論方法修行而不能夠證得,你要是細細去研究它的因素,第一個因素還是信心不具足,可見得信心真的不容易。難怪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裡面為我們要細說,否則的話,我們把這個字看得太容易,看得太簡單,粗心大意忽略了。沒有真信就不可能有切願,願怎麼會發得出來?沒有切願,你在生活上點點滴滴,跟佛的教誨就不可能相應。念佛,大家只知道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不知道念佛的深義、廣義。深義,穿衣吃飯都是念阿彌陀佛,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沒有一樣不是念阿彌陀佛,這樁事情我們在講席當中也講得很多。「念」是今心,不是口念,就是你現在的心,你現在的心跟阿彌陀佛完全相應,這叫念佛;豈不包括我們生活當中點點滴滴?你心裡頭真有佛,你跟佛心、佛願、佛行完全相應,這才叫念佛,這才叫禮佛、才叫瞻佛。

 

  我們一般學佛的同修,了解這一層意思的確不多。雖然說學佛了,出家多年了,弘法利生了,心裡面還是有是非人我,還有名聞利養,還有貪瞋痴慢,那怎麼行?那種瞻禮只是形式,像演戲一樣,假的不是真的。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也是來表演,他表演得逼真,他不是在假演,他是在真演戲,演得非常逼真才能感動人,演什麼像什麼,這才能教化眾生,不是像我們世間舞台表演,那是演假的不是演真的。我們從舞台上看演員,最好的演員,為一般觀眾所欣賞的、所讚歎的,那是什麼條件?演得很逼真。如果演得不真,一看就是假的,這個戲就沒得看了,沒有味道,他盡可能演到逼真,觀眾才有看頭。跟諸位說,諸佛菩薩示現在十法界演得最逼真,所以才能感動一切眾生,眾生要這樣學習,才能得殊勝的果報。所以此地「一瞻一禮」,前面講的「少水少華」,意思都很深很深。

 

  下面講果報,『咸蒙勝地之歡』,這句話說得非常靈活,說得活潑。「勝」是殊勝,也就是我們講的善報。善報等級不一樣,完全看你的心量、願望。人眼光淺的、願望不大的,我來生還得人身,享人天的富貴就好了,你能不能得到?能得到,依照菩薩教訓去修學你可以得到,你還不想出離人間。有人眼光稍微大一點,人間富貴想一想沒有什麼,壽命又不長,天上好,他想生天去享天福,這種人就比前面一種人聰明。人間的富貴不過幾十年而已,很短暫,這幾十年享福還得要除掉你的經營、修福,至少總得三十年,你前面三十年要奮鬥經營,你的福報才會現前。從三十歲享福,即使你的壽命到七十、八十歲,你也不過享四、五十年,有人短命五、六十歲就走了,他享多久?享十幾年而已。所以仔細去觀察,不值得,沒有意思,太短了,還是天上好;天人的壽命長、福報大,享福的時間長久。可是常聽佛講經說法,知道天不是究竟,還要輪迴,雖然時間長一點,但總會到頭,到頭了怎麼辦?依舊要墮落,依舊要輪迴,所以六道不究竟,六道不是好地方。聽說佛有他方佛國土,聽說有一真法界,那個地方真的是不生不滅。聽了生歡喜心,發起大願心,要追求永恆不生不滅,要追求永恆的自在快樂,這才叫發大心。你發這個大心,佛就教你修大法、證大果。

 

  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從來沒有勉強一個人,佛菩薩示現在世間,總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這叫什麼?隨緣。佛不攀緣,佛多自在!我們今天的慈悲心超過佛菩薩,我們一定要拉住眾生趕快往生,不去不行,我們要拉人,人家不肯去我們生煩惱;佛不拉人,人不去,佛不生煩惱。仔細想想,我們是什麼慈悲心?我們是熱情過度,熱情是煩惱不是智慧,而佛是智慧,平常心是智慧。佛以我們人的眼光來看,他很有耐心,這一生不能得度等來生,來生不能得度等後生,慢慢的來,一絲毫都不勉強。我們想想佛做得對不對?對。為什麼?勉強不得,如果勉強能成就,佛也會勉強,這是勉強不得!這才體會到隨緣的道理,隨緣的殊勝。我們幹的是攀緣,我們所生的是煩惱不是智慧,人家是生智慧不生煩惱。所以你要細心的去觀察體會,才知道佛菩薩教化眾生的方法,就是經上講的「善巧方便」,極其高明,出乎我們意想之外,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諸佛菩薩對眾生無不是苦口婆心的勸導,眾生聽不聽不過問,眾生學不學不過問,所以他的心永遠保持清淨。苦口婆心演說那是大慈悲的流露,大智慧的流露,這是我們要學的。所以此地講的「勝地之歡」,層次、境界是無量無邊。佛家所講的「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只要依教修行一定能滿你的願望,你的願望小就滿你的小願望,你的願望大滿你的大願望,你要不能認真踏實的去修學,大小願望都得不到。

 

  我記得早年說這個話應該在三十年前,我在台北市「法華寺」講《地藏經》。好像廣欽法師還來聽了一堂,其中有一位年輕的法師跟我年齡差不多,名字我現在想不起來。他自己住一個小茅篷,每一天出去應付經懺,這個法師現在不在了,聽我講《地藏經》講到有求必應,我下座時他就來跟我說:「這個話靠不住!」我說:「怎麼靠不住?」他說:「我天天拜地藏菩薩,拜了三年,求一個電冰箱都求不到。」我聽了也笑起來。我說:「你的寶剎住多少眾?」一個人。難怪菩薩沒有送給你,沒有這個必要,如果你的道場人眾多,菩薩一定會滿你的願。你就一個人,常常出去趕經懺很少在家吃飯,何必要電冰箱?佛菩薩送你東西,要看你是不是必要,不是真正必要不會送給你,決不會增長你的貪瞋痴。如果增長你的貪瞋痴,那不是佛菩薩,是魔來了,你跟魔感應道交。魔也會有求必應,但是魔那種應是增長你的煩惱,增長你貪瞋痴慢。佛菩薩幫助你,決定不會叫你增長煩惱,而是幫助你增長智慧,這是佛跟魔不同。魔也有神通,魔也有道力,魔也有很大的福報,他也能加持人,也能保佑人,可是最後的結果不一樣;佛加持你是勝地之歡,魔加持你到最後都是促使你墮落,所以結果不一樣。

 

  下面這兩句是讚歎。『功莫京焉』,「京」是大,功德太大了。『義叵量矣』,義無量無邊,意義深廣無量。這一段是說世尊啟動地藏法會的因緣,就說到此地。下面說法師註經的因緣:

 

  【桀雖生末運】

 

  『桀』這個字就是現在大小乘的「乘」,這是古寫,這是一個字,一個意思。法師的法名靈桀。『雖生末運』,他是清朝康熙年間人,這已經是佛的末法時期。「運」是法運,法運裡面的末法時期。

 

  【幸遇真乘】

 

  這是慶幸自己有這個福德因緣,遇到真正的佛法,希有難逢!『真乘』是特別指這一部《地藏菩薩本願經》,這是大乘法裡面的根本法,大乘法門裡面的真實基礎。他遇到了,我們有沒有遇到?還不一定,遇到了對它不認識,等於沒有遇到。遇到的說法也有它的深義,遇到了不信,信了不解,解了不行,行了沒有結果,這都等於沒有遇到。所以真正講遇到,是「信、解、行、證」四字都要圓滿,你才是真的遇到,真正得受用。大乘法在中國確實是無比的殊勝,中國的祖師大德其中有很多都是諸佛如來應化而來的,為中國人建立佛法,建立道場,樹法幢,度化這個地區根熟的眾生。這是這個地區人的福報,這個地區人的善根福德,因緣成熟才會有這個現象。他們以四大菩薩,就像房子的四根支柱,顯示大乘佛法的教學,這四根支柱就是中國的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薩,教導我們大乘佛法怎樣修學。

 

  第一個是地藏菩薩。「地」,後面解釋經題會跟諸位詳細說明,「地」是表大地,「藏」是講寶藏;一切眾生不能離開地面生活,都要依靠仰賴大地,佛將這個意思比喻作心地。諸佛如來跟一切眾生同一個心地,「心地」也稱為自性、真如本性,這在前面都跟諸位說過了。大乘佛法的建立,是建立在心地的基礎上,我們心地有無量的智慧、德能與才藝,一切皆是無量,是自己自性裡頭本具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就如同大地裡面含藏著金銀七寶,這寶藏埋在地底下,雖有我們不得其用,沒有開採出來。諸佛如來他們是已經開採出來,得到受用了,我們凡夫雖有,沒有開採出來。論家私我們是平等的,論受用決定不平等,就好比這種情況一樣。

 

  佛教導我們如何開發自性的寶藏?《地藏經》上教導我們,《地藏經》是教孝敬,我們要懂得孝敬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善德,開發自性寶藏一定要用性德,它才能相應,其他的方法沒有辦法開啟自性的寶藏,所以《地藏菩薩本願經》是我們佛門的孝經,它的內容教導我們孝親尊師。而且諸佛菩薩表演給我們看,成就無上菩提,證得圓滿的佛果,是怎麼回事情?孝敬做到圓滿就成佛。孝敬很認真、很努力在做,沒有圓滿,這種人叫菩薩。所以我們曉得,菩薩是一個孝順的子孫,是個尊師重道的好學生,這是菩薩。從這地方,我們也懂得菩薩的意思,你就明白了。所以大乘佛法的修學,要以《地藏經》為基礎。

 

  從這個根基再往上增長,發揚光大,這是觀音法門。「觀音」代表大慈大悲,大慈大悲就是今天世間人講的大愛、博愛。「博愛」這兩個字出自於《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是兩千年前翻譯的。把孝敬擴大就是慈悲,我們知道孝順自己的父母,尊敬自己的老師,把孝敬擴大能夠孝順一切眾生,尊敬一切眾生,這是觀音菩薩的法門。我們念觀音菩薩,我們瞻禮觀音菩薩,有沒有實踐觀音菩薩的法門?沒有,所以觀音菩薩怎麼拜也不靈。有人去拜觀音菩薩得到感應,你能說那個靈嗎?如果真的靈,應當每一個拜的人都靈才對!求觀音菩薩保佑你升官發財,你買獎券中獎,每一個人拜觀音菩薩,個個人都中獎了,這是觀音菩薩靈,還有幾個沒中獎,觀音菩薩就不靈。我們世間人觀念上都想錯了,這叫迷信。誤解了佛法的義理,曲解了佛法的義理,佛菩薩不是鬼神,不可能保佑人的。佛菩薩是教導人,你要自己去做,你能夠敬愛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會敬愛你,因為「敬人者,人恆敬之」。你以誠意尊敬別人,人家當然尊敬你,你肯幫助別人,人家也肯幫助你,這是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真正的意思。

 

  我們有災難,希望別人來救我們,菩薩來救我們;他們有災難,我在那裡看到如如不動,看到如沒看見一樣,你怎麼能得好果報?你是這種行為、這種心態,到自己有難了臨時抱佛腳,求觀音菩薩保佑你,且在觀音菩薩面前許願,你保佑我,將來我怎麼報答你,跟菩薩談條件,賄賂菩薩,你把菩薩當作貪官污吏看待,自己不知道這種心態已經造了很重的罪業。觀音菩薩表自性的慈悲,是要你把這個慈悲,愛護一切苦難眾生,原本的意思是這個,你完全把它顛倒搞錯了。所以我們孝順父母、尊敬師長、尊敬長輩,你就得地藏菩薩的保佑。你能夠關懷社會、愛護大眾,盡心盡力幫助別人,特別是有苦難的人,你就得到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你不供養觀世音菩薩,不拜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也要加持你。為什麼?你的心願、行為跟菩薩一樣。諸位要記住,佛家不重形式而重實質,形式只是為了宣傳,實質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這個不能不懂。

 

  「文殊菩薩」代表智慧,現在人講理性,決非感情用事。所以說是你的孝敬、你的慈悲,你對於社會大眾的關懷、愛護、協助是理性的,不是感情的。感情裡面有好惡,我喜歡你就幫助你,我不喜歡你就不幫助你,這是感情的。理智是沒有好惡,你有困難,你是我的敵人、仇人,你有困難與苦處,我也幫助你,平等的幫助你。所以理性的裡面,沒有是非人我、沒有恩怨、沒有彼此,文殊菩薩表這個,這是真智慧,這是清淨平等心的現前。

 

  「普賢菩薩」表落實,就是前面地藏的孝敬、觀音的慈悲、文殊的理性,完全落實在我們生活之中,落實在我們工作裡面,落實在我們日常應酬之中,處事待人接物統統都做到了,普賢是個實行家。

 

  這四大菩薩表大乘佛法的教學,表大乘佛法的修養,我們要懂得。佛法是教學,佛法是教育,不是宗教,我們必須要認識清楚。

佛教入门篇|认识佛教【全】

净土入门篇|净土资粮【全】

佛说阿弥陀经【全】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全】

普贤菩萨行愿品 【全】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全】

往生论讲记【全】

太上感应篇 【全】

学佛问答汇编一

蔡礼旭-细讲弟子规【全】

陈大惠-弟子规看天下【全】

陈大惠-教孩子的学问【全】

陈大惠-孩子要有好老师【全】

经典文章汇编一

001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汇集

002 佛说阿弥陀经 汇集

003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汇集

004 普贤菩萨行愿品 汇集

005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汇集

006 往生论 汇集

007 地藏菩萨本愿经 汇集

008 十善业道经 汇集
009 太上感应篇 汇集

101 认识佛教 汇集

102 净土资粮 汇集
103 学佛问答 汇集
104 佛典寓言 汇集

105近代往生录 汇集

201 细讲弟子规 汇集
202 东魁禅语 汇集

203 弟子规看天下 汇集

204 孩子要有好老师 汇集

205 教孩子的学问 汇集

901 经典文章 汇集

净宗学院| http://new.pllc.cn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http://www.amtbhk.com

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http://www.amtb.tw

华藏卫星电视台| http://www.hwazan.org/web/

圣贤教育全球同学网| http://sxjyqqw.org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地藏菩萨本愿经汇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